当前位置:首页 > 天辰注册 > 正文

春节后的传统节日有哪些

摘要: 春节前后有哪些特定的节日 春节前后农历节日有:农历十二月初八:腊八节、冬至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、二十四:祭灶 农历十二月三十:除...

春节前后有哪些特定的节日

春节前后农历节日有:

农历十二月初八:腊八节、冬至节

农历十二月二十三、二十四:祭灶

农历十二月三十:除夕

农历正月初一:春节

农历正月十五:元宵节

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:侗族芦笙节

农历正月二十五:填仓节

农历正月二十九:送穷日

农历二月初一:瑶族忌鸟节

农历二月初二:春龙节、畲族会亲节

农历二月初八:僳僳族刀杆节

农历三月十五:佤族播种节

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:白族三月街

春节前后公历节日有:

1月1日-----元旦

2月14日-----情人节

3月5日-----学雷锋

3月8日-----国际劳动妇女节

3月12日-----植树节

3月15日-----国际消费者日

春节前后的节日及民俗是什么?

春节前后的节日有三八妇女节,情人节,元旦,元宵节,除夕。

1、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、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,在不同的地区,庆祝的重点有所不同,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、欣赏和爱意到庆祝女性在经济、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。

2、情人节即每年的2月14日,是一个关于爱、浪漫以及花、巧克力、贺卡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。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。

3、元旦,即公历的1月1日,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“新年”,在中国历史上,“元旦”有许多称谓,如元日、元正、元辰、开年、元春、上日、华岁等,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“元旦”最普遍,时间最长久。

4、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主要有赏花灯、吃汤圆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。此外,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

5、除夕,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。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“岁除”,意为旧岁至此而除,另换新岁。除夕是除旧布新、阖家团圆、祭祀祖先的日子,与清明节、七月半、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。

春节后的节日还有什么?

元宵节 3.12 植树节 3.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3.8妇女节 41愚人节 51劳动节 5.4青年节 61儿童节 71党的生日 81建军节 9.10教师节 10.1国庆节 11.11光棍节 12.25圣诞节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等等等等等太多了

春节前后有什么节日?

春节前后共有6个中国传统节日,分别是元旦,腊八节,小年,除夕,春节,元宵节,龙抬头,除去这些,还有一些国际的节日,但是可能不会放假

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,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,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。从腊月二十三(或二十四日)小年节起,人们便开始“忙年”:扫房屋、洗头沐浴、准备年节器具等等,所有这些活动,有一个共同的主题,即“辞旧迎新”。

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,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“年”,五谷丰收为“大有年”。西周初年,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。后来,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;而且,诸如灶神、门神、财神、喜神、井神等诸路神明,在春节期间,都备享人间香火。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,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。

发表评论